記者新聞網 廖玉如/綜合報導
現在的上海每日一變,發展快得教人追不上,每一次來都能在當中發現旅遊的樂趣,這一次我把主題放在老建築經過空間再造,變成邂逅美學的藝術特區上,像這樣的藝術區上海有很多,1933老場坊是箇中翹楚。

1933老場坊於西元1933年由英國設計師建造,如果不是資料中明明白白寫著,這裡原本是屠宰場,還真不相信這幢古羅馬式的建築,不是給人住的豪宅,而是充滿血腥殺戮的地方,殺牛的歷史已如灰飛煙滅,老場坊的建築卻留給旅人極度的震撼與無限的遐想。

由鋼鐵工廠改造的紅坊藝術區,把歷史空間與藝術做了最完美的結合,這裡不是沽名釣譽以藝術為名卻很商業化的地方,而是設計公司聚集的創意天堂,作品以雕塑為主,腳步不論是在一棟又一棟的廠房裡穿梭,還是來到綠草如茵的公園,到處都能看到令人驚豔的裝置,最為人樂道的是這裡不但不收門票,能隨意走隨意看外,還能暢所欲拍,逛起來十足過癮呢~



記者新聞網留言功能